灯塔-日照先锋 > 基层党组织建设 > 农村

日照岚山:“红色引擎”释放攻坚动能

发表时间: 2020年09月04日 15:33 来源: 点击量: 1296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这是初心使命的切实践行,也是起而行之的坚定行动——将优秀干部配到攻坚主战场,将战斗堡垒建到攻坚最前沿,将高端人才聚到攻坚关键处……迈入2020年,面对改革攻坚“硬骨头”,山东岚山区结合实际开展“八大攻坚”行动,把组织力转化为攻坚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沉到一线以攻坚目标定位组织“坐标”

推动支部领办合作社,流转土地46.7公顷,与卫岗乳业公司合作,解决土地撂荒问题,集体增收12万元;加快总投资1100万元的巨碑路南段小司官庄中桥硬化提升工程,硬化“户户通”7000余平米,改善群众出行难题;投资140余万元,改造升级村级活动场所……

驻村工作以来,派驻到碑廓镇小司官庄村的“第一书记”胡宾忙得连轴转,为这个位于两市三区交界处的村庄带来了一连串好消息,有效解决该村在乡村振兴中能力不够、后劲不足、发展不行等问题。

“八大攻坚”的战场,就是锤炼干部作风能力的“主阵地”。坚持一线历练,一线提拔,该区聚焦项目招引、脱贫攻坚、信访维稳等领域,近年来抽调110余名干部到一线经风雨、见世面、增才干。其中,41名党员干部扎根农村,助力脱贫攻坚;24名年轻干部到化工园区拆迁办、贸易风险化解小组等吃劲岗位,历练成才。同时,加强干部一线考察使用力度,疫情防控期间,成立4个专项考察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实地考察干部180余人次,20名表现突出的干部被提拔重用。

“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历来是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核心主业。我们牢牢把握‘20字’好干部标准,把双招双引、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硬任务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赛马场’,树立实干实绩鲜明用人导向,提振干部助力‘八大攻坚’的精气神。”岚山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周力表示。

实干担当以攻坚举措夯实组织“堡垒”

在巨峰镇柳古庄村西南角,村党支部书记吴乃国看着新平整的4.8公顷土地,压在心底的石头终于落地。

原来,该村土地增减挂钩项目于2012年启动,因之前的支部软弱涣散,难以应对错综复杂的村情,导致74户村民的搬迁安置工作中止,问题一拖8年。

为解决问题,组织部门从市农业农村局派驻干部到村担任支部书记,整顿软弱涣散到党组织;镇村组成工作组,“白加黑”入户干工作,全村400多户家庭平均每户走访4次,查阅近百份政策文件,制定科学合理安置方案,最终让这个系了8年的“硬疙瘩”解了扣。

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能力强不强,抓重大任务落实是试金石。今年以来,岚山区大抓基层、抓实基层,开展基层党建“攻坚突破年”活动,实施“四突破四提升”工程,细化6大类20项基层党建具体任务,将战斗堡垒建到攻坚最前沿,着力打造“当好先锋 服务群众”党建服务品牌,推动基层党建全领域建强、全区域提升。

组织建强有力,事业发展顺利。在农村,紧扣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助乡村振兴,实施“头雁工程”,创新集体经济发展“众筹”模式,推广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让红色党旗引领绿色发展。在城市,紧扣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创新,出台“1+4”系列文件,制定14条红色物业工作标准,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在“两新”领域,紧扣“党建抓好就是生产力”的理念,实施“党员领办企业服务项目”“村企结对、助力振兴”等工程,让党建与发展深度融合。

集势成金以攻坚实绩检验组织“成色”

“提拔重用的干部表现得怎么样?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成效如何?村集体经济收入多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情况推进怎么样?村级后备干部有几个?……

近期,该区组织部列出党建重点任务半年工作情况汇总表,建立目标式管理计划书,结合“村村到、找短板、抓落实、求突破”大调研活动,部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对8个乡镇街道、421个村社全覆盖走访督查,将“组织生产力”逐一量化、实化,让党建工作精准落地。

人才制度改革攻坚是“八大攻坚”行动的重要内容。着眼人才招引,岚山区打出“组合拳”,修改完善现有政策,实施“凤栖岚山 智汇钢城”计划,形成“一揽子”人才优惠政策——

引进高层次创业人才(团队)2个、创新团队2个、创新人才7人,推荐4人申报“泰山产业领军人才”,7人参加全市“筑梦日照·创赢未来”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总投资1800余万元的人才公寓已有26套实现人才入住,全区新接收高校毕业生实现同比增长10.2%;与国家教育部快速成形制造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和山东社会科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快制造技术创新、设立博士创新实践基地。

告别党建和业务“两张皮”,以攻坚实绩检验组织“成色”。该区强化实干实绩选人用人导向,畅通干部跨部门、跨条线、跨体制的交流渠道,加强一线干部监督管理,全面推行公务员平时考核,着力破解“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问题。同时,为实干干部撑腰站台,出台《容错纠错实施办法》,细化10 项具体容错情形,让一线干部放开手脚干事业。近年来,一线提拔干部比例达70%,提拔的干部中乡镇干部占60%以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