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日照先锋 > 日照党史 > 每周学党史

每周学党史第108期│日照解放区恢复发展工商贸事业

发表时间: 2021年05月07日 18:03 来源: 点击量: 1365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因地处沿海,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工业在日照有了一定的发展,但随着外国列强的入侵,工业发展速度一直缓慢,工厂数量不多且大多凋敝衰弱。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引起的通货膨胀,致使日照各地不断出现工厂(作坊)停产、商店停业,个别奸商却趁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一度形成了市场萧条、人心惶惶的乱象。为根治这一乱象,根据1948年山东省工商会议所提出的“今后在生产建设上将是工农业并重,把工业生产看得与农业生产同样重要,这就是整个解放区在生产建设上的总方针”的要求,日照地区在1948年掀起了恢复与发展工商贸事业的热潮。

1948年以后,各解放区工业有了新起步。据统计,至1949年,莒县已有煤矿、酒厂、油脂公司3家县属企业,五莲县有一家县属企业——五莲县油脂加工厂。日照县从事手工业生产的共10170人,手工业年产值约2123万元,莒县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人员近千人,五莲县从工者787人。

在商贸方面,政府领导各城镇新成立了粮油、纱布、食盐等交易所,对市场贸易统一进行严格管理,组织私商进入交易场所进行公平交易,既抑制物价上涨,又防止税收流失。为减轻受外地物价波动的冲击,各县政府贸易部门还有计划地在较大的集镇举办了物资交流大会,通过集中交流,调剂各地物价差额,维持农副及工业产品的价格平衡。同时,重视采取各种手段推动物资交流,以解决军需、民用物资供应的困难。

一是积极发展国营商号。自1946年至1949年,日照县先后成立了“福滨商行”“永盛”“宏泰”等11家国营商号,从上海、苏中、青岛等地购进棉花及棉织品、食品、草药、皂油、纸张、化学产品等物品,输出花生油、生猪、金银花、花生、大枣、梨等土特产。各商行还派常驻代表到各地接洽生意、搜集政治与经济情报等。莒县城与招贤、五莲县的洪凝等地也新设立了公营商店。

二是以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为主要形式积极发展集体商业。自1947年起,各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陆续建立,后来又改名为合作推进社。1947年3月,莒县成立了莒县合作推进社。年底,日照县合作社联合社建立,原日丰合作社并入该社。五莲县办起纺织、油坊、染坊、粉坊、消费、饮食等村办合作社共193处。至1949年4月,莒县成立了116处合作社,6月,召开了全县合作社经理扩大会议,废除了原来的“以营利分红为目的”办社方针,停止公开投机贸易,建立了“为群众服务”的新的办社宗旨,至10月,共有合作社119处,吸纳社员17338人。

三是私营商业兴盛,为支援战争与改善解放区群众生活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早在1947年,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对山东的重点进攻与适应军需民用需要,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日照县的“和生”“东兴”“新华”“利华”等大批私营商号的活动开始活跃起来。1949年底,五莲县有私营商户1785个、从业人员4604人,较大的集市5处。

总之,在发展经济中,日照地区各县政府认真贯彻了“统一领导,分散经营,军民兼顾,公私兼顾”的方针,做到既满足战争的物资需求,又尽可能保持人民生活必需品价格的稳定,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也减轻了人民的负担,适当改善了人民生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