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日照市委党史研究院(日照市地方史志研究院)课题组
执笔 尹德满 李世恩 周小桓 刘海涛
历史让人铭记的,往往是那些熠熠生辉的闪亮标点。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面对帝国主义封锁,国民经济困难的严峻考验,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展开了一场与自然灾害和物质匮乏的坚决斗争。
那是自立自强、奋发奋斗的时期。这一时期,全国各地兴建了一大批精品水利工程。日照水库就是其中的耀眼明珠。
60多年前,日照举全县之力建设日照水库,为后来日照市的发展奠定了水利命脉根基。从1958年10月到1959年6月,历时8个月的时间,2.8万名英勇的日照儿女怀着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豪情汇集到建设工地。他们埋头苦干、不计报酬,用热血和汗水浇铸成生命之源,在日照大地上抒写下不朽的壮丽诗篇。
满怀斗志 撼山载水写就历史传奇
七月仲夏,知了唱醒了欢腾的傅疃河。在位于陈疃镇的日照水库记忆馆里,一折旧泛黄的老照片,将人们的思绪带回到60多年前那段激情燃烧、豪气冲天的岁月。大坝上,红旗在眼前飘扬;工地上,劳动号子在耳畔回响……
这是一张上世纪50年代,人们在傅疃河张古潭段修建日照水库的照片。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历史新纪元,中国共产党完成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后,立刻投入到追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新征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频繁的水旱灾害,给日照地区农业生产和人民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作为日照境内一条重要的河流———傅疃河,沿岸频繁发生的洪涝灾害,更是让当地群众苦不堪言,人们要求治理水患的愿望越来越迫切。
“到了夏天,每逢大雨天,他(指日照县委第一书记李鲁生)都会起来,叫上牟步善(时任日照县委书记处书记)四处转转。一来是看看群众别被雨水冲走了,再者就是看看水向,水从哪里来,从哪里走。”时至今日,李鲁生的夫人,时任日照县副县长、法院院长的赵明毅对当时的情景仍然记忆犹新。
新中国成立后,日照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水利建设,带领人民群众开展了疏河筑堤、开掘农井、修建梯田、兴建塘坝等大量水土治理工作。这些水利设施的修建,为抗御水旱灾害、提高农业产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并未从根本上铲除水患,水旱灾害仍然时有发生。
有这样一组数据,生动再现还原了当时的情景:1957年7月10日至15日,全县普降暴雨,从三庄、沈疃两区以下,山体多处滑坡,河堤决口150处,塌房1587间,淹死20人,奎山、涛雒两区一片汪洋。而当年秋季又遇大旱,从9月1日起到之后的84天内仅降雨10.1毫米,玉米、地瓜、花生严重减产。
严重的夏涝和秋旱,给全县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促使日照县委开始考虑如何从根本上彻底铲除水旱灾害。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关系着国家的繁荣与发展,更关系到人民的安危与福祉。为人民造福,是毛泽东主席发展水利事业的基本指导思想,在这个思想的指引下,怀揣着造福日照百姓的初心,利用和改变自然面貌,根治傅疃河水患成为当时摆在日照县委一班人面前最为紧迫的任务。
“吃完饭后,他们一群人就拿个小板凳,在院子里一坐,商量着该怎么给群众解决这个洪涝灾害的问题。”赵明毅回忆。
1958年2月21日至22日,日照县委、五莲县委在沈疃召开专门会议,讨论根治傅疃河的办法,并成立了统一的流域规划委员会。时任县领导带领水利技术人员到傅疃河中上游进行了多次水文、地质调查和勘测,一致认为这一地区雨量充沛,地质坚硬,地形起伏,具备建大水库的条件,是兴建大水库的理想地方。于是,日照县委果断作出决定:在傅疃河张古潭附近建设水库。
一切都服务于水库建设,全县齐动员、广参与。1958年10月13日,日照县委、县人委在张古潭举行了水库开工典礼。随后,来自城关、石臼、丝山、奎山、西湖、南湖、涛雒、安岚、马庄、三庄等19个公社的2.8万多名民工相继进入工地安营扎寨。一场声势浩大的“战役”在日照大地全面打响。
“同志们拉起来呀,同志们加油干呀。”伴着嘹亮的劳动号子,劳动大军凭借一把把镢头,一张张铁锨,一幅幅挑担和抬筐,一辆辆独轮木车,一架架石夯,挥汗大干。民工们行动军事化,干活战斗化,昼夜奋战。白天,大坝上红旗招展,车辆飞奔,号子声震动山谷;晚上,工地上明灯万盏,歌声阵耳,大家伙干劲冲天。
“出工和收工时,我们就以班或排为单位整队徒步;休息时,大家伙或者练习枪法、刺杀,或者学文化、唱歌。没有床,就用稻草铺地,再铺上苇席。夜间没有照明工具,就用小马灯和煤油灯点亮微微的光亮,汽灯都很少用到。”参与当时水库修建的老人回忆。就是在这种恶劣的艰苦条件下,广大干部群众不畏艰难,奋发图强,意气风发投身水库建设中。
人心齐,泰山移!1959年6月,英勇的日照儿女靠着他们奋力拼搏的汗水和智慧,硬是在两山之间、傅疃河上,建起了日照县第一大坝,造就了一座蓄水2.6亿立方米的大水库。
在历时8个月的英勇奋战中,建设工地上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先进人物和模范集体,他们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时至今日,仍然在日照大地上广为传颂,带给每一个人直抵心底的震撼。
1959年1月4日,气温骤降到零下10摄氏度,大坝清基工程正常进行。涛雒公社水利营60名勇士不畏严寒,奋勇跳进了寒冷刺骨的冰凌中,有的炸掉冰凌,有的抬沙包堵决口,奋不顾身,保证了大坝清基工程继续进行。“铁姑娘班”巾帼不让须眉,与男劳力赛着干,车篓装得满,从近千米外大坝上运土,每天折返40趟,有的一车就能推3个篓子……
“那时候哪有现在这些先进机械工具,大家伙吃的是地瓜和煎饼,喝的是菠菜叶汤,就靠着两双手这么一镢镢、一锨锨的搬动沙土。但是大家都热情高涨,因为咱们是为子孙后代造福,大家心里头高兴,没有一点怨言。”回忆起当时的“战斗”场景,原城顶前村年过九旬的耄耋老人许世福两眼放光,神采飞扬,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在施工大坝上那个斗志满满的小伙。
历史得以传承,记忆还需诉说。在日照水库记忆馆的展墙上,一张张黑白相间的老照片,将时间定格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奔波在大坝上川流不息的人力架子车仿佛还在奔跑,侧耳依然能听到轰隆隆的推土碾坝声,抬夯打边角的号子声伴着嘹亮的歌声仍在响彻云霄……
库区移民 上千垛草棚见证大坝崛起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正是由于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才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一部日照水库的建设史,其实也是数万库区人们不讲条件,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的历史。
1958年秋,随着日照水库的兴建,县委成立移民委员会,库区移民工作同步开展。根据设计淹没面积,核定需要全部搬迁22个村,6个村部分搬迁,涉及村民达27030人。
这些村地处傅疃河两岸,民谣说“吃不败的北疃,烧不败的沈疃”,是当时日照县相对富庶的地方。与此同时,老一辈人故土难离、穷家难舍的思想根深蒂固印在脑海里,面对层层阻碍,移民难度可想而知。
“针对重重困难,移民委员会做了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2021年,回想起当时搬迁的宏大场景,日照县委书记牟步善仍然感慨万千,“我们以党支部为堡垒,以党员为先锋,通过张贴大字报、开展大辩论等形式,挨家挨户做村民的思想工作,进行社会主义教育,使所有干部群众都深刻领会兴建这一大型水利工程的重要意义。”
“移民搬迁,我不带头谁带头?”1959年,西陈疃一村移民工作正式打响。背井离乡远去他乡,需要做很大的思想斗争,为了打开工作局面,西陈疃一村党员干部许家礼身先士卒,率先搬到了当时并不看好的北山上。
“谁不愿意搬迁就和我换!”同样带头搬迁的还有城顶前村党员干部许家长。1959年,城顶前村通过抓阄来决定搬迁名单,一名村民抓到了需搬迁的阄,可他不愿意移民。虽然没有抓到外迁的阄,可许家长想到自己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就应该带头搬迁,于是他毅然报名代替了那名村民,举家搬迁到了堰村。
就这样,干部带头、党员当头,最终使库区群众解除了思想阻力,提高了思想觉悟,树立了正确认识。与此同时,移民居委会也积极帮助迁出户解决具体困难,从而保证了移民工作的顺利完成。
眼含热泪,胸怀大爱。回眸整个移民搬迁,有太多震撼人心的场景,有太多感人肺腑的故事,还有太多刻骨铭心的回忆。
1959年,我国遭遇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在当时那段异常艰苦的岁月里,为了水库的建设,为了日照发展大计,库区百姓顾全大局,含泪迁出祖祖辈辈赖以繁衍生息的家园。不少库区村民携老带幼,居家踏上远去的列车,去往黑龙江的二龙山、吉林省的安图等地,开始了新的创业征程。留守的库区村民,房子被拆后来不及盖,就临时搭建一个简易的草棚,在这样的草棚里一住就是两三年。
他们的奉献是无私的,他们的精神是高尚的。还有接受安置任务的社队,他们修路建房,凑集粮菜,把移民接进村,帮助他们迁居安家,使移民尽快适应新家,投入到新的生活之中。
“一家老小挤在一两间破草棚里,吃住都是最大难题,糠菜和地瓜面馒头都成了奢侈品。”北疃村村民李慎林回忆。
“有一天下雷雨,我母亲发着高烧,大风把棚顶上的苫子给掀了,只能拿盖垫盖着脸。”1959年,北疃村村民牟敦会一家收拾了简单的行李到了小莲村,随后去闯关东投靠亲戚,后因生活艰难又被迫回到了日照,住在西石墩村。多次的搬迁,让他们的生活一度难以为继。1963年正月,牟敦会一家再次回到北疃,在老家却成了熟悉的“陌生人”。回想起当年的场景,牟敦会难掩热泪。这其中,有对老母亲的愧疚、有对故土家园的怀念,但更多的是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与无悔。
甘与苦、泪与汗、生与死,背井离乡的奉献与牺牲、舍家为国的大义与担当,凝聚成了感天动地的山水记忆———震古烁今,彪炳史册。
自此挥手一别,从此,故土只在梦中。数千垛简易的草棚,见证了傅疃河上大坝的崛起,见证了我们祖辈那段难忘的青春岁月,更见证了库区百姓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
恩泽日照 水润港城造福万家百姓
群山环抱之下,湖水碧波荡漾。日照人民为自己亲手建造的大水库倍感光荣与自豪,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着它,珍惜着它,为此起名为西湖水库。希望水库能够快快发展起来,像杭州西湖一样美丽。
蓄一湖清波,润一方百姓。1959年下半年,水库开始蓄水。这年秋天,山东省委第一书记舒同来日照检查工作并视察了西湖水库。县委有关领导就水库命名征询舒同书记时,他意味深长地说道:这个大工程是日照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干起来的,我看叫日照水库好!”不久,他题写下“日照水库”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如今,站在雄伟的日照水库丰碑前,耳边仿佛还能听到大坝上此起彼伏的吆喝声,那是党群齐上阵、战胜大自然的嘹亮号角,那是党和人民凝心聚力、鱼水兼容的动人画卷。 夏日黄昏,在原城顶前村83岁老人许衍江的村里,乡亲们正在浇灌玉米地,用的就是日照水库的水。“水库建成前,咱们老百姓们只能靠天吃饭。夏粮遇到干旱的时候多少还有些收成,秋粮玉米之类的就完全没有保证了,7月份遇到干旱玉米出不了苗,8月份遇到干旱玉米就‘拧绳绳’,再不下雨就直接旱死了。”许衍江老人回忆。
日照水库建成后,不仅起到了防洪减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重大作用,在保障城市工业和居民生活用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也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1959年日照水库建成运行以来,先后经历了1962年、1975年、1999年、2003年四次较大洪水,最大水库洪峰流量都超过了2000立方米/秒。正是由于水库的调蓄,才避免了洪水直泻而下造成下游洪涝灾害,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正常的工农业生产。
1974年8月,日照水库上游3个月内降雨452毫米,突然暴发的山洪,携带着泥沙、树枝、杂草咆哮而下,大有吞没一切的气势,可进了水库就安定下来,不再嚣张。在溢洪道满负荷下泄的情况下,大坝岿然不动,顶住了百年少有的大洪水压力。
随着后来灌区的陆续建成与不断完善,为改善生产条件、改革耕作制度、扩大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优化粮食生产结构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群众也一下子从原来的看天吃饭变成了现在的粮食一直丰产。
1960年3月8日,南干渠建成,开始放水灌溉。库水顺着水渠,流进了大片大片的农田,所到之处,旱田变成了水浇地,庄稼由一年一作,改为一年两作。一年一作种地瓜或高粱,一年两作种玉米和小麦。曾经的涝洼盐碱地,本来什么庄稼都不长,一经库水浸泡,盐碱被稀释,便成了上好水田。农作物由一年一季穇子或旱稻,改为水稻、小麦两作,亩产由100多斤增加到五六百斤。水稻在日照从无到有,最多发展到了10万亩。
不论“旱腰带”变成“水浇地”,还是盐碱涝洼变为水田,地瓜、玉米、花生、大豆等农作物品种都由低产劣质变为高产优质,农民由吃粗粮糠菜,变成了大米白面,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东港区涛雒镇就是其中灌溉受益最多的乡镇。地处沿海的涛雒镇,地势低洼,受洪涝盐碱威胁严重,开灌前大部分地区靠吃国家统销粮。灌区建成后,南干渠经过它的西部和南部,另有两条支渠经过它的中部和东部,使自流灌溉面积达到2.5万亩,原来颗粒不收的0.6万亩荒滩变成了高产粮田,不仅彻底解决了农民们多少年来吃饭困难的问题,还向国家交售了大批优质余粮。
灌溉条件的改善,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收,也带动了经济林木、经济作物和淡水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几十年里,高效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全面发展的格局初露端倪:南方的毛竹、水杉在日照安了家、落了户;随着1965年“南茶北引”在日照大地正式拉开序幕,经过多年发展,如今的“日照绿茶”已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成为山东省乃至全国知名品牌。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在当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都实现了。”而今,搬到陈疃社区一区的许衍江老人坐在自家修建的“小洋楼”里,吃着刚出锅的热气腾腾的水饺,心里乐开了花。
年复一年,碧波千顷的日照水库静静流淌,滋润着港城大地,成为日照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让曾经贫瘠的土地麦田连绵、果树成林、菜园棋布。感恩日照水库,让人们记住了乡愁,在日照大地上浇灌出希望与梦想。
阔步新征程 砥砺前行赓续红色基因
30年、一万多个日日夜夜,时间流逝不舍昼夜,穿梭于过去和未来,铭记着光荣和梦想。
1989年,日照县揭开了发展历程上崭新的一页———地级日照市成立。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一大批临港大工业相继落户城区,特别是木浆厂、电厂、钢铁厂建成投产后,日供水量大幅度攀升。
日照是资源型缺水城市。地级日照市成立后,日照水库的更大作用也在进一步凸显:作为主要水源地的日照水库由单一地向农业供水,逐步转向城乡生活和工农业供水并举,为全市水资源配置发挥了很大作用。
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让日照水库更好地造福百姓,服务日照经济社会发展。2002年1月26日,日照水库又掀开了建设史上的新篇章,总投资1.293亿元的除险加固工程全面开工,2005年4月28日主体工程完工。水库加固后,防洪能力可达百年设计,五千年洪水校核标准,总库容提高到3.18亿立方米,增加供水量3000万立方米。
步入21世纪之后,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为了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用水,市委、市政府科学做出“北水南调、西水东调”、构筑日照水网的战略决策,并将日照水库作为中心库进行水资源调节。
2014年1月沭水东调工程正式开工,2015年12月该工程全线贯通,最大调水能力可达86.4万立方米/日。实现了青峰岭、仕阳、日照水库三座大型水库的联通。现在日照水库向工农业生活日均供水约38万立方米,为全市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保障。
回望过去沧海桑田,展望明天征途漫漫。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犹如一条长长的时空隧道,汇聚起前人的知识经验与智慧力量,激励着后人牢记初心,砥砺奋进。
在远离都市喧闹的山水之间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人们亲切地称呼他们为“水库人”,他们整日与大坝为伍、与库水相伴。党的十八大以来,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新一代“水库人”正以昂扬的姿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用实干与奋斗奋力谱写现代化海滨城市精彩蝶变新篇章。
“作为一名基层水利党员,我们一定会自觉传承和弘扬老一辈水利人‘担当、协作、实干、奉献’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为推动日照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7月1日,在日照水库纪念塔,51名“水库人”面对“日照水库”四个气势磅礴、苍劲有力的大字,许下庄严的承诺。为缅怀和铭记日照水库的建设者,1962年2月,日照人民在水库主坝北原庙云山山顶上修建了日照水库纪念塔。作为精神地标性建筑,这里成为后人参观景仰的圣地,人们纷纷来此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穿越时间的长河,60多年后,老一辈水库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仍旧流传在日照大地,传承在一代代工作者的开拓进取中……
日照水库是一个象征,没有万众一心,就没有撼天动地的力量,日照水库就建不成。而同样,没有一代代建设和管理者矢志不移、接力从一,日照水库也没有今天的骄傲。
“我是2020年底才从部队专业加入水利战线的一名新兵,在我成为水利人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我无时无刻不被前辈们的精神所激励、所感动,作为新一代水库人,我有责任和义务把它赓续传承下去,在保障发展、服务民生的战场上不断探索、不断前行。”水利“新兵”别茂荣说到。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新一代“水库人”还在接棒奔跑,他们将成为推动水库各项工作创新发展的强大力量。
“永葆日照水库的绿水青山,不是一朝一夕和一劳永逸的事,而是任重道远、永远在路上。”面向未来,日照水库管理运行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孙强目光坚定,“我们将以建设‘美丽幸福水库’为目标,为日照现代化海滨城市精彩蝶变贡献更多的水利力量。”
时光轮转,再回首风雨兼程路,看今朝旖旎风光秀。六十多年的沧桑巨变,让日照水库早已深深融入日照人民的血脉,它的一涨一落紧扣着日照人民的神经,一波一纹牵动着日照人民的情怀。伴随着日照市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日照水库这颗璀璨的明珠必将散发出更加夺目、耀眼的光芒!
后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回首来时路,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极其严酷的自然环境、极其短缺的物质给养等重重困难,我们的祖辈一一克服,在艰苦环境中奋斗、创造、开拓,让今天的日照水源充足,工农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便捷舒适。他们用热血和汗水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
阔步新征程,新时代依旧是奋斗的时代,唯有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才能担起使命、跟上时代发展趋势。我们新一代要主动接过先辈艰苦奋斗的接力棒,坚守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无私品格,永葆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奋斗韧劲,不断续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光辉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