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日照市委党史研究院(日照市地方史志研究院)课题组
执笔 尹德满 邱立玲 于兴玲 厉倩
一方充满无限生机的土地,不仅在于她是否拥有得天独厚的物质资源,更在于生活在这里的人民是否有战天斗地的韧性,是否有精神火把的引导。莒县,一个承载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地方,一个充满红色记忆和红色基因的地方。这里,走出了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这里,是罗荣桓、徐向前、肖华等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这里,是滨海战略区的中心区域,也是沂蒙精神的重要发源地。历史的车轮不停歇,无数莒县儿女前赴后继,以生命和热血谱写华章,一百多年前埋下的红色火种,在这里生生不息。
在以王尽美为代表的共产党员和早期党组织的宣传带动下,这里的人民群众较早觉醒,一大批有识之士加入了党组织,形成了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红色群落”——新中国成立前老党员群体。这个群体最多时曾达13341人,他们践行“一辈子跟着共产党走”的铮铮誓言,坚守初心、为国奉献,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一心向党、公心为民、用心实干、清心律己、热心传承”的“五心”本色。
这个群体那一份份沉甸甸的“红色初心”,历经时光冲刷,经由岁月打磨,时至今日仍熠熠生辉;那星星点点、默默无闻的奉献,无声推动着时代发展……
寻访红色群落 感悟本色初心
走在莒县招贤镇新华东路上,道路一旁的本色———老党员红色群落展览馆缓缓映入眼帘。步入馆内,一帧帧无比珍贵的影像、一封封斑驳泛黄的入党志愿书、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话语……沧桑的面孔上那坚定的目光,传达了一个时代的力量与精神,述说着动人故事和精彩人生。
“他们曾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浴血战斗过,曾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幸福艰辛付出、无私奉献过,这就是由新中国成立前老党员组成的一个特殊群体。”讲解员肖雪介绍。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对山东建立根据地非常重视,1938年1月,中共中央指示山东省委:“努力向东发展,尤以莒县、蒙阴等广大地区为重心。”省委积极贯彻中央指示,以莒县为重点开辟了鲁东南抗日根据地。莒县党组织领导人民机动灵活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一个又一个党员把一腔爱国热血奉献给了他们挚爱的土地。
抗战初期,莒县同全国一样,涌现出各种抗日救亡团体,全县各地纷纷成立抗日武装队伍,其中许多是以共产党员为领导骨干或拥护共产党团结抗战主张的进步人士为主拉起来的。刘克诚便是其中的一位。
1938年3月,刘克诚任莒县民众抗敌自卫团团长。起初,武器装备主要来自于个人捐助,境遇十分困难。出身地主家庭的刘克诚多次变卖家产、土地,筹集武器装备。刘母见他衣服破烂,吃糠咽菜,含泪问:“你多次变卖家产,怎么还吃这个穿这个呢?”刘克诚回答:“我的钱和东西都分给同志们了。”刘母接着说:“自打你闹革命,咱家快被你折腾光了,你还想要家吗?”刘克诚内疚地回答:“等赶走了鬼子,人民过上安顿日子,我再回来拾掇咱家,侍候您老人家。”刘克诚岳父是大地主,刘克诚多次去岳父家借粮款资助革命,为此还得罪了两个妻弟。日寇对刘克诚恨之入骨,多次将其家洗劫一空,全家只好背井离乡逃避到外县。
抗战期间,日寇的烧杀抢掠给民众带来无尽灾难。在党组织发动、党员带动下,广大农村地区主动组织起来,扒公路、炸桥梁、打伏击、支前线,使日本帝国主义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1938年,王玉璞在抗日自卫队和抗日游击小队(组)的基础上,挑选出100余名青壮年,成立了一支全脱产的武装常备队,王玉璞任大队长。为帮这支武装常备队筹措武器,王玉璞倾尽家产。常备队经常活动于山头渊一带,仅在半年内就与敌作战数十次,发展到500多人。当时王玉璞全家共有10名党员,9人参加革命,其中2人牺牲、1人失踪,王玉璞于1941年8月在与敌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
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疯狂侵略,英雄的莒县儿女同仇敌忾、众志成城,汇聚成抗日救亡的滚滚洪流。无数抗日英烈舍生取义、甘洒热血,他们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抗日救亡的钢铁长城。
1941年秋,日军在莒县夏庄镇等地设立据点。10月,张相禄参加了地下党夏庄情报站工作。1942年3月,张相禄在日伪军偷袭张家抱虎村时被捕。敌人轮番毒打,逼问地下党组织情况和党员名单。张相禄咬紧牙关,一字未露。穷凶极恶的日军用刺刀将张相禄的3根肋骨挑出,喝问“谁是八路”,张相禄忍着剧痛说:“我!”日军又找来铡刀威逼,张相禄正气凛然地说:“共产党员是铡不完的,你们这伙强盗的下场是好不了的!”说完毅然把头伸进铡口,敌人先是恶狠狠地铡掉他的胳膊,继而残忍地把他铡为7截,张相禄壮烈牺牲。
这是一个伟大的群体,这是一种不朽的精神,他们中的每个人都有着传奇感人的故事、刻骨铭心的记忆———兄弟携手上战场的戚志欣和戚福欣、神出鬼没地出入敌占区刺探情报的抗日英雄孟庆友、冒死保护党的“密件”的“山东红嫂”宋彦英……
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明知入党意味着流血和牺牲,为什么还义无反顾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呢?
“为了革命!”“为了推翻三座大山!”“为人民服务嘛!”面对“为什么入党”的问题,老党员们的回答朴实又真挚,话语间始终流露着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抛头颅、洒热血,为挽救民族危亡不惜毁家纾难,老党员们用“一心向党不怀疑、永跟党走不移志、对党忠诚不变色”的实际行动,诠释出对党的无限热爱。
在各个历史时期,每名老党员都是干事创业的先锋和榜样,他们中有很多人担任村干部,怀揣一颗公心服务于民,带领群众用心实干、脱贫致富。
莒县新中国成立前老党员的杰出代表、全国著名农业劳动模范、一至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吕鸿宾,就是这样一位勇于探索、善于创新、超前把握新事物的人。
1951年11月,吕鸿宾在本村成立了全省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并任社长。次年创沂水地区小麦丰产最高记录,获华东军政委员会丰产奖等一系列奖励。吕鸿宾曾代表新中国农民多次出国访问,写出了13.2万字的访苏日记。他还特别注重科技创新推广,1961年3月,《人民日报》报道了关于他所在的爱国村的因地种植经验。
善于做群众工作,代表群众利益,解决群众诉求……这就是老党员们公心为民的真实写照。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他们当中涌现出一大批省、市、县劳动模范和优秀村干部。
老党员卢翠秀就是其中一位。1983年,她接受党组织安排,担任了龙山镇杨家沟村党支部书记。30多年来,她带领群众治山、治水、修路,终于将一个烂摊子村治理成远近闻名的红旗村。
“那个时候,卢书记带着大家伙儿一块栽树种草,发展节水灌溉和畜牧业,搞绿色养殖,帮着乡亲们把日子越过越好。”提及卢翠秀这位老党支部书记,杨家沟村村民杨大爷感慨万千。
只因一颗为了群众的心,这个带着泥土芬芳的老党员几十年如一日书写了莒地传奇。时至今日,老党员们的感人事迹仍在莒县这片红色热土上广为流传。
刘太源,碁山镇天成寨村人,曾经当选为山东省第五届人大代表,多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妻子病了,家里无钱治疗,儿子看着母亲躺在病床上痛苦地呻吟,对父亲说:“你是咱村的书记,你就不能先借点村里的钱给俺娘看病?”刘太源说:“要是每个党员有困难都向组织伸手,那国家怎么承担得起,有困难要自己想办法解决。”最后,刘太源把自己家里的房梁锯下来卖掉,勉强凑了点费用,将自己的妻子送去了医院。
不同的身份,却有着相似的经历。夏庄镇李家抱虎村的李春田担任会计近30年,不合理的开支决不下账,想占便宜的决不让占;小店镇吕东村人王金义赶十几里的山路只为将合作社多付的167元钱如数退还;参加过抗日战争、辽沈、平津、淮海、渡江、抗美援朝、对印反击战等战役战斗的吴正范,转业后成为国家干部,患病后却主动回乡,不给国家添麻烦……
他们清心律己,公平公正地处理身边的人和事。在各种诱惑和考验面前,始终做到讲原则、不贪占,行得正、坐得端;他们淡泊处世、甘于清贫,无论是国家贫穷还是富裕,他们甘愿承受生活的清苦,始终自食其力、艰苦奋斗,以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过着宁静简朴的生活并甘之如饴。
随着岁月流逝,老党员们年事渐高。相当一部分老党员生活清贫,有的甚至不如普通群众。但他们从不抱怨,从不向党和政府提要求、讲条件。面对党和政府给予的每一点待遇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他们都心怀感恩,挂在嘴边最多的话就是:“感谢党,能活在今天这个社会里,我们觉得很知足,什么要求也没有。”
追忆红色历史,赓续红色血脉。虽然这个群体正在逐渐缩小,但他们渐行渐远的背影告诉我们,什么是崇高的信仰,什么是不渝的初心,什么是光荣的使命。
重温峥嵘岁月 追寻本色之源
在各个历史时期,无数共产党员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英勇牺牲、无私奉献,支撑他们的就是“五心”本色的力量。
这种力量从哪里来?
莒文化是古老的东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莒县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传奇佳话,从“毋忘在莒”的典故,到智勇兼备的樊崇,从清正廉洁的孙谦,到树德建言的刘勰……在历史文化的滋养浸润下,勤劳、勇敢、朴实的莒地人民一直保持着耿直、大义的优良传统。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陷入了风雨飘摇、硝烟弥漫的深重苦难。在民族危亡的生死关头,在救亡图存的艰苦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开启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征程。
莒县是较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地方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和有志青年纷纷到外地求学、务工,寻求救国救民之道。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山东党组织早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受李大钊的影响,他积极参与五四爱国运动,联络进步青年,成立“山东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和“励新学会”,创办《励新》半月刊,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主义的春风吹进了古老的莒县,在莒州大地播撒了革命火种。
1925年2月,在博山同兴煤炭公司大昆仑煤炭站做工的莒县籍人宋寿田,经王尽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以职业为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26年,宋寿田发展同乡宋延琴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召开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中国革命进入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山东省委贯彻中央八七会议精神,派遣干部到各地或安排党员返乡,把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入农村。1928年4月,宋延琴按照山东省委指示回莒县发展党员,10月,省委特派员孙照鹏组织建立了中共莒县特别支部,后由宋延琴任特支书记。中共莒县特别支部等地方党组织的创建,以星火燎原之势,催生了更多基层党组织在莒县大地上迸发。
这一时期,上级党组织多次遭破坏,莒县各党支部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独自顽强发展和开展斗争,揭露国民党反动当局的罪恶行径,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斗争勇气,为以后建立统一的党组织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爆发后,莒县各级党组织在中共山东省委的领导下,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大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10月,郭有邻按照山东省委指示,回莒县开展抗日工作。11月,在莒城西南面的珍珠山上,他领导成立了高坊乡民众抗战自卫团,12月,建立了省委直接领导的中共莒县特别支部。
1938年2月,山东省委根据李仲林关于莒县、沂水县党组织和抗日武装发展情况的报告,决定以莒县、沂水县现有武装为基础,合编为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第六大队,积极进行抗日宣传、部队扩军等工作。8月,中共莒县县委成立,对外称八路军驻莒办事处,莒县党组织有了统一的领导机构。
莒县县委成立后,领导人民建立抗日武装和民主政权,开辟了鲁东南抗日根据地,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老百姓真切地感受到,共产党员为了人民的利益是甘愿牺牲一切的,党为人民谋利益,人民坚决跟党走,在莒州大地,谱写出许许多多党与人民生死与共的诗篇。
1941年秋,日军发动了对沂蒙山区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扫荡”。大众日报社莒县印刷所被迫转移到莒县小店镇后横山村,由张大娘和其他群众一起负责照顾报社人员的饮食起居。9月13日,盘踞在莒县城的日伪军出动,扫荡后横山村。为掩护大众日报社人员和设备,张大娘刚出生不足百日的孩子被敌人摔死,她自己被敌人严刑拷打,却始终未泄露一字。正是因为有了人民群众的舍命支持,《大众日报》才能在艰难的岁月中坚持下来,为宣传抗日、鼓舞抗日军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国民党政府却发动对解放区的进攻,妄图抢夺胜利果实,消灭共产党及其人民武装,实现其专制独裁统治。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新中国、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带领人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
1945年10月至1946年5月,莒县县委组织开展大规模的反奸诉苦和减租减息运动,发动群众,开辟新区工作,取得了重大胜利。经过反奸清算、减租减息运动,基本摧毁了日伪残余势力,惩办了汉奸、恶霸、地主,建立并完善了民主政权,提高了党的威望。
全面内战爆发前夕,为解决好农民所关切的土地问题,中共中央发出《五四指示》,决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耕者有其田”的政策。1946年6月,莒县县委积极落实中共中央《五四指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土地改革使广大农村的土地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基本实现了“耕者有其田”,顺民心合民意,凝聚起强大的民心力量。翻身农民更加坚定了“只有跟党走,才能得解放”的信念,不惜倾家荡产支援革命战争。
在解放战争中,分得土地的农民响亮地喊出“反蒋保田”“胜利人人有份、参军人人有责”的口号,积极参军参战,莒州大地呈现出一幅“一心为民、民心向党”的人民战争的宏伟图景。莒县党组织根据党中央的部署,带领全县人民胜利完成了“土改、生产、支前”三大任务,有力地支援解放军取得山东战场的节节胜利,并为全国解放作出了贡献。
莒县安庄镇安庄西村的张金玉积极参加斗地主、打恶霸、分田地运动,发动农救会、青救会及妇救会,全力支援前线。孟良崮战役期间,带领300多名民工支援前线,肩挑人抬,车轮滚滚,冒着生命危险,把医药、粮食源源不断地送上前线。运送途中,宁愿饿肚子,也不肯动一粒军粮。淮海战役时,张金玉和村里的民工又组成担架队,解放军打到哪里,民工们就支援到哪里,他们冒着不断炸响的炮弹,像一股股洪流涌向前线,与几十万参战部队汇合在一起,形成一片壮观的人民战争海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主要是党和人民水乳交融,党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谋解放,人民跟党走,无私奉献。”莒县党组织带领人民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英勇斗争,一批又一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顽强拼搏,一代又一代求真务实的共产党人不懈奋斗,坚守“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信念,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与支持,更多的人确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并决定加入中国共产党。一大批在斗争中涌现出来的积极分子加入党内,莒县党组织得到了发展壮大,一个又一个“红色群落”由此产生。
这,不正是“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伟大沂蒙精神的生动诠释吗?
如今,伟大的沂蒙精神正激励着千千万万个奔跑着的奋斗者,发出一个个催人奋进的时代强音,聚合成新时代中国筑梦未来的磅礴力量。
赓续红色基因 传承本色力量“五心”本色在莒地孕育而生,又在传承中反哺故土,不断引领这方土地上的人们牢记为民宗旨,迸发出不息不灭的强大力量。在革命年代,老党员们不仅是党性的垂范者、实践者,更是群众的发动者、组织者,他们把传播党的信仰、壮大党员队伍看作第一位的职责和使命;在和平年代,他们依旧言传身教、倾心育人、注重传承,把弘扬“五心”本色、传承红色基因作为革命事业薪火相传的重要方式。
“老党员们不仅做好自己,还热心育人、注重传承。他们把对党的忠诚,对祖国、对工作的热爱,做人做事讲原则、持正义、重诚信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本色———老党员红色群落展览馆负责人何绪军感慨道。
卢兆兰,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地下党组织的联络常在她家中进行,许多地下党员有时也以她家为掩护。在和这些党员干部的相处中,卢兆兰对党的作风和党的纲领有着深刻的认识,所以,她对孩子的要求是这句最质朴的话:“对得起党,不负党员的称号”。在儿子王常明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第一天晚上,卢兆兰来到儿子家,对王常明提出了“四条纪律”:不能贪占村里的钱,不准用公款大吃大喝,不准公款报销应由自己负担的费用,不准搞“一言堂”。同时明确指出如果儿子忘记了革命传统、违反了党纪国法,她带头到上级党委反映。牢记这一教诲,王常明为村里奉献服务了13年,提起他,村里人都会说他“是个好人”“是个好干部”,卢兆兰对儿子提出的“四条纪律”,通过王常明的言传身教,又变成了全村党员工作生活的纪律。
新中国成立前老党员们的“五心”本色,在党员群众中得到充分传承和发扬,好人好事层出不穷,讲大义、传大爱的良好风尚在莒州大地蔚然成风。党员队伍里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先进典型。他们,接过老党员的接力棒,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续写新的篇章。
全国人大代表、城阳街道岳家村社区党委书记许传江便是这样的先进典型。他以“公心”谋发展、靠“公心”聚民心、用“公心”促和谐,将一个一穷二乱的“烂摊子”村变成了一个“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病有所医、贫有所助”的现代化社区。“他视群众为亲人,做群众的贴心人,把群众的困难往自己身上揽。”“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带领老百姓致富。”“他让我们这个穷、乱、差村蜕变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是我们的‘公心书记’。”如今,在岳家村,只要提起许传江,无一不为其竖起大拇指。
在许传江的带领下,岳家村的土地上耸然立起东兴塑料、宏伟橡胶、诚凯制衣等企业,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有效益的项目,让岳家村集体收入实现“零”的突破,从十万元到百万元再到千万元……
“咱们当干部的,只要讲公心,勇于吃亏、吃苦、吃气,只要心系群众,就能换来信任和拥护!”许传江言辞诚恳而真挚。
无私奉献,守护幸福。全国助残先进个人、莒县福利服装厂厂长辛兴芬,几十年如一日,为解决残疾人的就业与改善他们的生活默默付出着。
心里时刻装着每一个职工,用爱温暖着每一名职工。“在这里,各种不同类别的残疾人被恰如其分地安置在相应的岗位,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幸福和快乐,从心理上找到了归属感和认同感。”辛兴芬说,这是她眼中最美丽的画面。
一年又一年,白手起家的辛兴芬,带领着她全厂的“孩子们”艰苦创业,把厂子越办越红火。
多年的倾情付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好评,各项荣誉也纷纷而至。“中国好人”“全国扶残助残先进个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五好文明家庭”等几十项荣誉称号就是她辛勤付出最好的佐证。
在“五心”本色的感召带动下,莒县全体党员干部解放思想、担当作为、真抓实干,一大批农村党组织书记被评为乡村振兴“领头雁”。
“新中国成立前老党员的‘五心’本色是中国共产党人党员本色的生动体现,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载体和鲜活教材。”何绪军说,“展览馆也会进一步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加强讲解服务培训,提升讲解服务水平,讲好每一个红色故事,让更多参观者了解党史、学习党史,引导他们在重温革命历程中弘扬优良传统、汲取智慧力量,把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后记
一座红色场所,一段浓缩历史,一份精神传承。
在这里,我们看到老党员们不怕牺牲、顽强战斗;在这里,我们感悟老党员们恪尽职守、淡泊处世;在这里,我们学习老党员们务实求真、永葆先进……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莒县新中国成立前老党员用一生书写的共产党员本色故事历久弥新、熠熠生辉,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放射出璀璨的光芒。这种无私奉献,稳稳扎根于脚下的沃土;这种大仁大爱,深深浸润着人们的心田。当“五心”本色成为一种传统,成为融入血脉的基因,成为大气磅礴的力量,必将永远鼓舞着人们无畏艰辛、砥砺前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