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日照先锋 > 日照党史 > 每周学党史

每周学党史第37期|抗战时期日照的文化宣传

发表时间: 2020年04月16日 08:37 来源: 点击量: 1837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随着抗日战争形势的不断好转,日照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宣传事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文化宣传政策,日照各抗日根据地结合本地区实际实施具体措施,促使抗战文化宣传事业在各地得以广泛、深入的开展。

一、报刊发行和成立战时邮政局

日照抗日根据地发行报纸和刊物,以文字的形式更加广泛持久的进行抗日宣传。《大众日报》是中共山东分局机关报,是山东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影响最大的报纸。1940年秋,为配合滨海区开展工作,大众日报社到莒县建起印刷所。1941年秋,日军对沂蒙山区发动了大“扫荡”。大众日报社莒县印刷所的人员几经周折将报社部分设备和材料,转移到莒中县横山根据地后横山的张家草场。

村民冒着生命危险保护工作人员和设备、材料,保证了《大众日报》在最艰苦的环境中能够坚持出版发行,为宣传抗日、鼓舞抗日军民、打击日、伪军和顽固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为适应敌后战争环境,便利敌后抗日军民之间的相互联系,1942年4月,按照中共滨海地委指示,日照战时邮政局在日照县碑廓区丁家庄成立,开通大坡至潘庄、山西头、宅科等4条支线。战时邮局是半营业性质的,主要业务为信函传递和报刊发行。1943年,邮政局与《大众日报》发行分销处、党委交通股“三位一体”合并为战邮组织,内设交通班、投递班。1944年,改为收发、发行、交通、邮递4个班。1945年,设立县城到涛雒、巨峰、安东卫、夹仓、山西头、沈疃、黄墩、南湖、大古城、石臼所、河山店、两城、三庄、季家村等15条邮路。1943年7月,路北解放后,滨北地区邮政局在日北县洪凝区小古家沟村成立,具体负责莒北、日北、藏马等县的邮政工作。当时邮运主要是牲口驮、木轮车推、扁担担、肩膀背,靠邮运员的双腿和双肩,日夜兼程运行。日照的战时邮政局出色地完成了各级党、政、军机关文件和报刊的传递任务,保证了根据地党政军民的通讯联络畅通。同时,及时传播了抗战信息和革命文化。

二、创办书店

在抗日根据地,日照各级抗日民主政府还在马列理论书籍的传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43年2月,石明远发动群众以入股集资的方式办起了莒中县文化书店,以解决抗日根据地教师、学生和群众的购书困难的问题,并负责发行大众日报社出版的毛泽东著作、《联共(布)党史》《社会发展史》等书籍。

三、创建剧团和俱乐部

将文艺演出与根据地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寓教于乐,是日照抗日根据地群众文化活动的一个显著特点。活动在滨海抗日根据地的战士话剧社、抗大文工团、鲁艺大队等部队文艺团体,带动了日照抗日根据地的文艺工作的开展。

随着抗日形势的不断发展,日照抗日根据地各集镇和较大的村庄都建立了俱乐部和剧团。宣传抗日救亡、锄奸反特、参军支前、大生产运动、减租减息和歌颂英模人物等,是农村业余剧团上演节目的主要内容。农村剧团多由村干部负责,演员人数不等。演出活动经常性的在春节、中秋节等农村传统节日和各纪念日,也举行临时性的庆祝、欢迎、欢送、慰问、动员等演出。1943年冬,日照县碑廓等7个区就建立了33个俱乐部和26个剧团。1940年至1945年间,仅莒中县横山根据地就有莒中民兵、横山、孟堰、金墩、崮西、小店等剧团成立。这些文艺团体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宣传演出,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宣传了党的抗日主张,提高群众的觉悟,鼓舞了各阶层群众的抗战热情,对夺取抗日斗争的胜利起了积极作用。

在进行抗战文化宣传的过程中,日照党组织采取了多种切合实际而又富有针对性、感染力的做法,进行全方位的抗战文化宣传,对凝聚日照抗日根据地人心、坚定根据地人民的抗战意志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关阅读